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积极融入“全球汉学大家庭”

  • 首页

    17.06.2024

自2014年以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每年实施一系列项目,为关注中国的青年专业人士创造一个全球对话与合作的平台。此计划还促进不同国家教育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长期联系,以开展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今年,11月12日至12月4日,上海成为了汉学家“集会”的重要地点之一,汇聚了来自21个国家的汉学家(历史学家、国际问题专家、文化学者、翻译家、政治学家、外交官和经济学家)。俄罗斯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阿纳斯塔西娅·科瓦列娃有幸作为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的教授举办的讲座和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论描述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除了课堂学习,年轻的汉学家们还能亲眼看到中国人民多年来在现代化道路上艰苦奋斗的成果。浦东的摩天大楼、高速铁路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奇迹,miHoYo和Boke等公司的产品体现了数字化的新突破,崇明岛的生态系统展示了国土绿色发展的成果,而中共一大会址博物馆则展示了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以及中国人民为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意志。

1 1月 24 日,来自世界近 60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多名专家参加了以 “全球视野中的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 ”为主题的世界汉学大会(上海论坛),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表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根基。

青年汉学家们还受邀参加了12月3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良渚论坛出席开幕式。习近平在欢迎信中重申中华文明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其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并表示希望深化文明对话,共建“一带一路”。作为该倡议的参与国,俄罗斯在这一对话中至关重要,特别是通过培养具有良好语言素养的各专业青年汉学家,促进文明融合。祝愿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在这一崇高事业中取得更大成功!